隨著信息通信技術、傳感技術等在農業生產領域中的廣泛應用,為農業灌溉由傳統充分灌溉向局部針對灌溉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。利用自動化數據監測技術, 我們可以通過傳感器,實現對農業灌溉區用水量的實時監測和統計分析, 進而實現對整個農業灌溉過程的動態控制管理。下面,節水智能灌溉的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。
一、節水灌溉自動化灌溉的重要性
1、精準農業方向發展的必然選擇。
2、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。
3、促進新型農場建設,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需要。
4、提高資源利用率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。
5、提高農產品產量與質量,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需要。
二、傳統節水灌溉方式存在的問題
1、灌溉球閥數量多且分散,人工開關閥門工作量大且不便于操作。
2、憑經驗灌溉,灌水失誤率高。受傳統溝灌意識影響,偷懶或占便宜偷開球閥多澆水現象時有發生;或主觀人為因素來判斷灌溉定額及灌溉時間,經常出現節水灌溉不節水的現象。
3、輪灌制度不能很好保證,滴灌運行程序紊亂。農戶往往按條田地塊承包,與設計的輪灌制度不一致,灌溉時間不規律,滴灌均勻性遭到破壞,產量整體降低。同時,滴灌設備運轉效率低下、耗能高,無形中增加了滴灌運行管理成本。
4、管理面積有限,規模效益有待提高。普通膜下滴灌人均管理定額僅為30-60畝,在滴灌系統本身投資較高的情況下,需要提高人均管理面積、增大滴灌規模效益來增加農民收入。同時,也為農場富余勞動生產力轉移,大力發展二、三產業創造條件。
5、肥產比提高
采用灌溉自動控制技術,肥料隨水滴進入作物根部,避免傳統灌溉模式下因揮發、深層滲漏造成的肥料損失和浪費,從而提高肥效利用率,比常規灌溉節省53.3%,化肥利用率達到70%,提高了30—40%,使肥產比由1:4.2提高到1:12.5,使肥產比提高了2倍。
6、水產比提高
采用灌溉自動控制技術,實現了精準灌溉,減少了水資源浪費,提高水的利用率。如棉花采用灌溉自動控制每公頃用水量僅為3750m³左右,比常規灌溉節水40%以上,同時,較常規灌溉縮短灌水周期5—10天。由于綜合灌溉技術效益的發揮,單產提高幅度較大,棉花水產比達到1:1.5(即1m³水產1.5kg籽棉),而常規灌溉水產比例為1:1.07,水產比比常規灌溉高1.4倍。
7、提高了人均管理定額,減少灌溉系統運行成本。
灌溉自動控制系統由中央監控站直接發送灌水指令,無需人工到田間開關閥門,提高了人均管理定額,減少了灌溉系統的運行成本。人均管理面積由原來的45畝增加到300畝,平均節約人力費用169元/ 百畝,人均管理定額一般由50畝提高到300畝,管理費用由120元/畝降低到20元/畝,節約用水和用電10%以上。
以上都是節水智能灌溉的小編為大家講解的相關內容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!
如果您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地方,可以繼續,以便您獲取最新資訊。